陶瓷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陶瓷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擎起工业化理念的发展大旗《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16 01:24:21 阅读: 来源:陶瓷厂家

擎起工业化理念的发展大旗

---“十一五”以来我市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回眸(上)

【核心指引】

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战略,在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的推动下,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战略不仅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催化剂”,还成为紧密三次产业关系的“粘合剂”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

【关键词】

有机食品 指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工合成的农药和化肥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绿色食品 经国家有关专门机构认定,严格限制使用化工合成的农药和化肥,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比较优势 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要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其中精髓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

1月12日,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展销周上,我市参展的绿色食品企业收到了订单总额9000万元、现场销售额63万元的“大礼包”,这在强手如林的龙江绿色食品产业中实属不易。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牡丹江---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多媒体专题片,在央视四套、七套节目中频频亮相,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牡丹江、关注牡丹江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十一五”期间,为充分发挥、放大绿色生态的比较优势,我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战略,在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的推动下,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战略不仅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催化剂”,还成为紧密三次产业关系的“粘合剂”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

工业化理念讲究的是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使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新载体

虽说早在三千年前,中国就形成了发达的农耕文化,但有机食品这一概念却是个地道的舶来品:它是英文OrganicFood一词的直译。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有机食品在我国正式落户。

说到有机食品,就不能不提另一个已经让人耳熟能详的名词--绿色食品。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这是一种通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与绿色食品不同,有机食品指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工合成的农药和化肥的一切农副产品。”谈起有机食品的特征,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从苏丹红到毒大米,从瘦肉精到三聚氰氨,人们在对食品安全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为有机食品的发展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统计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直到去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还不到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2%。正是瞄准了这个不断膨胀的“蛋糕”,河北的承德、我省的大兴安岭等地区纷纷提出了打造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目标。

“牡丹江的优势在山,潜力在水。归结为两个字就是‘生态’,这种稀缺资源是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市场开发的最大优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对我市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家底”这样评价。

2008年,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战略。但为什么没有单独提出建设绿色或有机食品之都呢?专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主要是基于对安全食品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目前,绿色食品已经得到消费者认可,我市绝大多数食品都达到了这个标准,3至5年内基本能够实现专业机构的认证;有机食品生产在我国刚刚起步,标准高、认证难,是发展的重点方向,形成规模尚需时间。如果单独提出建设绿色食品之都不适合发展潮流,站位太低;单独提出建设有机食品之都市场空间狭小,也缺少基地、产品、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持时机不到。

“我市提出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就是要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生态优势、特色农业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优势,聚集优化新型食品行业发展要素,从而形成高质、高效、高端的产业发展模式。”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的一席话,道出了我市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背后的工业化考量。

工业化理念注重的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遵循这一原则,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使我市推进现代农业有了新抓手

近一段时间,在通向哈尔滨的机场路上,穆棱市共和乡打造全国有机食品之乡的巨幅广告显得特别醒目。

地处中俄边境的共和乡虽然生态条件良好,但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调整种植业结构步伐缓慢。“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让我们找到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今后,我们将大力发展有机大豆,通过打‘有机牌’,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乡领导如是说。

打开“十一五”以来全市农民的“钱袋子”,人们不难发现,经济作物撑起了农民的腰包,而大田作物的收入只占农民总收入的30%。但受市场、技术和投入的限制,大幅度提高我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难度不小,而通过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正可以让水稻、玉米、大豆等这些“大路货”身价倍增,这成为促进以种大田为主的“铁杆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

据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测算,2009年,我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实现销售额11.1亿元,拉动农民增收340元。如果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能占到全市食品加工量的50%,全市就能增加农业产值14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可拉动农民增收600元。

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在让更多农民“不差钱”的同时,也推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我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但现代农业的概念对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仍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接受这一思想也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这一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无疑可以起到“打样”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民和加工企业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推进我市打造现代农业的进程。

就拿我市在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进程中的基地建设来说,“十一五”期间,通过引入工业生产中的规模化理念,我市连续三年开展了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工作。截至目前,海林、宁安、穆棱等地已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其中绿色大豆生产基地120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130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20万亩。

在创建过程中,相关县(市)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管理,三大作物按品种实行了区域化种植,基地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在基地中全面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开展了有机肥示范推广,推广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健全了市、乡(镇)、村、户四级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并通过大力实施“订单农业”,用市场引导农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而据统计,同普通农田相比,认证基地的每亩种植效益可提高5%。

“与以往一百亩、几百亩的绿色认证不同,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认证是区域性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铁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我市规模化种植水平,为众多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我市的业内专家如是说。

同时,我市植保专家指出,有机绿色食品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载体”。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化农业带来严重的土壤侵蚀、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就是让牡丹江今天的绿水青山变成未来的‘金山银山’,在发挥资源优势富裕一方百姓的同时,也给子孙留下一片碧水蓝天。”专家说。

工业化理念强调的是社会化分工合作和产业联动,在这一规律的启迪下,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使我市发挥放大绿色生态优势有了新的“路线图”

2003年,我市把绿色确定为农业三大比较优势之一,开始大力发展生猪、肉牛、果菜、食用菌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十一五”以来,为充分发挥放大绿色比较优势,我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战略。

从“产业”到“都”的演变,折射出我市对“绿色”赋予了更多的重任和希望:通过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这一广义上的概念名称,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在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载体和渠道的同时,助推工业立市和贸旅牵动战略的实施。

口感独特的食用菌软糖、开袋即食的黑木耳小食品、更利于吸收的猴头菇口服液……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牡丹江(金鼎杯)邀请赛暨食用菌名优产品展销会上,我市“北味”、“中龙”等“重量级”龙头企业集体亮相,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成为了这些企业在展销会上的“主打”。

通过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在有效调优农业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拉长我市相关产业链条,推动食品加工业向精深、精细和系列加工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市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增加到36家,同比增长28.6%,比“十五”期末增长2倍。绿色、有机认证产品总数达到148个,同比增长7.2%,比“十五”期末增长2.4倍,全市粮食加工率达32%,畜产品加工率在30%左右。

随着龙头企业的聚集,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也更加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市相继新建扩建了绥阳黑木耳山野菜大市场、双合果菜批发大市场、中俄乌苏里斯克果菜批发大市场、林口古城镇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宁安源丰对俄果菜国际物流园区,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了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营销中心。目前,我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已覆盖了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地区大城市,从而形成了布局合理、与绿色农业配套的市场体系,带动我市农产品物畅其流。

作为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的重要一环,“十一五”期间,我市还不断壮大农业会展经济,以黑木耳节、木博会、牛博会等三大展会为平台,打造了“中国食用菌之城”、“中国肉牛之乡”等地域品牌。去年,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牡丹江(金鼎杯)邀请赛、中国·牡丹江海峡两岸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我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链终端与营销、餐饮等第三产业开始进行深度融合。

“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就是要通过这个平台和载体,推进三产联动、互动,实现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化发展形态,从根本上对大农业发展进行变轨并道、提质增效。”对于我市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终极目标,业内专家做了这样的表述。而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向这一目标迈进,专家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在未来五年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我市将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打破区划、产业、行业界限,培育品牌、壮大龙头、建强基地,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把牡丹江建设成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展销中心。

广州锦尚展示货架有限公司

邱俊

广州天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