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陶瓷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外资汽车零部件巨头中国布局已基本确定-【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8 02:20:12 阅读: 来源:陶瓷厂家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兼并、重组、集团化和国际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祖德等专家认为,一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因整体技术含量较低、研发能力欠缺、企业规模小等薄弱环节,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力度大幅提升,及其产品国产化率的必然要求,我国零部件产业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并有望成为汽车产业中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业。 </FONT></P>

<P><BR><FONT size=2>&nbsp; <BR>  外资零部件巨头加快布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祖德指出,世界汽车工业正向着“强强联合”的垄断格局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目前世界排名前6位的整车企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而前16家零部件企业,在全世界市场销售额也已占到40%左右。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400万辆,业内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有更大幅度的攀升,总量将超过6000万辆。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际资本迅速向中国市场转移。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有70%已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其中,仅德国博世公司就在华投资20家工厂,设有10个代表处、5家贸易公司、345个维修连锁站。   德国博世集团董事兼亚太地区业务负责人孔陆德博士(Dr.&nbsp;Rudolf&nbsp;Colm)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6年至2008年,博世集团将在中国增加6.2亿欧元投资,相当于此前集团在中国投资额的总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德国人惯常的严谨风格来看,博世如此迅猛地在中国投资布局,显然是为了与竞争对手争抢中国市场的需要。而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日本富士通电子等零部件跨国巨头近年在中国的投资、扩张也相当引人注目。这些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加速扩张已呈现了鲜明的特征。   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机会   整车价格持续下跌,以及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促使汽车产业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顺着供应链传递给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焦点将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两大方面。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要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必然要加大在中国本土的采购和生产,这种转变,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德园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为此,博世积极建立本土采购渠道,将采购重点逐渐转移到中国市场。据介绍,博世集团规划今年在中国市场的采购比例达到18%,而到2013年,超过80%的原材料将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彭德园说,中国有望成为博世集团最大的采购基地和生产基地,集团还将建立渠道向欧美销售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另一方面,我国于2005年10月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也从客观上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产化率。《办法》规定,将对大于等于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因此,跨国公司在投产新型车时,将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带到国内生产,或者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培育自己在中国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也成为必然趋势。   王祖德认为,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产品国产化,必然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随着国际采购方向向中国大陆集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将被逐渐纳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中。   基本更需抓紧机遇“强身健体”   国际资本在中国零部件产业中的新动向,给国内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但同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研发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专家建议,国内零部件企业应联合协作、找准市场空间提升竞争能力。   第一、&nbsp;加大对零部件研发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外大零部件供应商有自主开发能力,研发费用普遍占销售收入5%至7%以上,而国内企业大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研发费用一般仅占销售收入1%到2%。自主研发能力欠缺,导致国内零部件企业没有市场话语权,易受整车企业左右。   第二、&nbsp;加强国内外联合开发,扶持中高档产品生产。我国劳动力成本与欧美相比仅为欧美的20%左右,我国零部件中低档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未来零部件业的竞争仅有低价远远不够,高科技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大多由外方控股或独资生产的状况,不利于企业发展。专家建议,国内有关部门应在为企业介绍国外技术标准、在各种相关法规方面予以指导与服务。同时,鼓励国内外联合开发,或请国外技术科研机构帮助开发,引进技术。   第三、&nbsp;挖掘小企业精、专、灵的优势,鼓励国内零部件企业联合协作。目前,我们有5000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加上村办、小型非国有企业,总数达8000余家。小企业之间的联合,虽然缺乏品牌上的竞争优势,但以联合协作的方式生产,数家小企业精密分工、合作,也能有效地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FONT>。</P>

松原产品设计

广安产品设计

宁德产品设计

西安工业设计